上世紀90年代後,阿房宮遺址曾經是農村人口被城信用貸款鎮化席卷後的流動地帶,現在則因為與新城開發的合流而陷入了投資規模的輿論漩渦。
  阿房宮站的公交站牌設在寬闊的紅光褐藻醣膠路上,這裡拉土的卡車熙熙攘攘,清潔車整日里都會往路面灑水,但仍掩不住城建速度里飛揚的塵土。
  阿房房屋二胎宮站南面,是一片拆遷後的平地,這裡曾是名為錦繡阿房宮的人造景區。站牌的北面,一叢高出路面的苗圃下麵,才是“靜默”了2000多年的阿房宮前殿遺址。苗圃及其四周,是本已規劃好的阿房宮遺址公園。
  2010年,抗癌食物有哪些有市領導調研這裡後,即要求立即啟動遺址公園建設。至今,規劃中的公園只是平整齣了前殿遺址南邊的一塊空地。
  從2013年6月,380億帛琉“重建阿房宮”在輿論中沸騰,甚至引起高層關註。
  多名灃東新城當地官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實際投資額遠低於此遺址公園的規劃建設很可能生變,甚至長期擱置。
  四周的城中村改造從未停止腳步,這一同樣始於2010年的龐大工程,被納入了剛剛成立的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的整體規劃,包括遺址在內的12.5平方公里土地上,蘊含著過去二十的中國城鎮化縮影。
  前殿遺址的發現與破壞
  直到1994年初,一次取土築路驚動了中央。
  年齡已逾六旬的朱正軍在大古城村生活了一輩子,對於村子東南角的那片高地,村裡的老百姓歷來管它叫做“郿鄔嶺”。
  這是一塊高達十幾米的夯土台,至今仍層次分明。幾十年來,大古城村的民居在逐漸蠶食這片土台,“土台的土很細,以前被很多人挖走用於抹牆,甚至都不用過篩”,朱正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事實上,這片名為“郿鄔嶺”的夯土台就是阿房宮的前殿遺址。民國二十二年春(即1933年),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開始在陝西的考古工作。民國三十七年,鬥雞台發掘報告出版。
  在這份報告中,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指出了阿房宮遺址的真正位置。此前人們普遍認為,位於“今長安城西二十餘里之阿房宮村附近。其地殘磚瓦不少。村南有大土台,俗名‘上天台’”,就是傳說中的阿房宮。
  但根據蘇秉琦等人的調查,最終確定其遺址所在,為“約尚在台西二三里,古城村之東南”的“郿鄔嶺”。這是第一次由考古學者調查後所確認的阿房宮遺址所在。
  1951年4月開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開始了新中國成立後陝西地區的第一次考古調查。1956年,作為調查工作的成果,蘇秉琦、吳汝祚發表《西安附近古文化遺存的類型和分佈》一文,再次明確了阿房宮遺址的位置。
  1961年,國務院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阿房宮遺址入列。但這塊牌子只是被立在了大古城村的東南角村口。至於阿房宮遺址,仍然是村民的耕地、墳地和垃圾場,隨著考古的結束再次隱沒於農耕生活而乏人問津。
  甚至於在七十年代初的農田基建運動中,“千畝會戰”大軍在“上天台”周圍開展了大規模的平整遺址運動,使四萬平方米的範圍內被下掘兩米多深。
  直到1994年初,一次取土築路驚動了中央。
  當時,陝西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未徵得文物管理部門的同意,擅自在阿房宮前殿夯土台基南側施工,導致約2000立方米夯土台基遭到破壞。
  《文博》1998年1期《秦阿房宮遺址考古調查報告》介紹,時任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李鐵映兩次到現場視察。阿房宮遺址的保護竟以一場破壞拉開了帷幕,西安市政府召集了文物保護工作會議,計劃、城建、體改、規劃、土地、財政、文物等部門和長安縣、未央區政府參加,研究阿房宮遺址的保護。
  此後的1994年11月l日至12月25日,西安市文物部門進行了為期55天的考古調查。這次調查確定了阿房宮前殿的面積:東西長1320米,寬420米,面積約554400平方米,是目前所知的我國古代最大的夯土建築台基。
  朱正軍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知道了“郿鄔嶺”的真實身份,其實是阿房宮前殿遺址。但他印象中阿房宮的現身,卻並不是因為這次考古,而是因為遺址的正南面,在上世紀90年代末真的立起了一座“阿房宮”。
  人造景區的運營與上市
  但開業後約5年左右,阿房宮景區漸趨凋敝,面臨資金困難。2005年,阿房宮景區開始計劃在美國上市。
  就在中央領導視察後召開的文物保護工作會議上,相關部門提出了對阿房宮遺址的“開發利用措施”。在當時,“人造文化景區的熱潮正在全國流行”,一名熟悉阿房宮景區的人士說。
  當時,阿房宮前殿遺址在行政區划上處於“界河”兩邊,一半屬於未央區,一半屬於長安縣。位於“城區”的未央區占了先,曾遠赴香港招商。一名當時負責審批的西安市外經貿局負責人回憶,由於參與股東並非大企業與知名企業,“所以我擔心建不成,後來果然港資未到位”。
  頂替港資的,是名不見經傳的咸陽市乾縣人雷應魁。這個項目的引進者,是聚駕莊村原黨支部書記楊懷軍,“當時政府號召大力發展鄉鎮企業,鼓勵招商引資。雷應魁開始和村裡談,後來和三橋鎮政府簽了引資協議,後來又成了市裡、省里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
  雷應魁今年已67歲,曾任咸陽當地國企廠長和鄉鎮企業局幹部。當地村民告訴記者,在文物遺址同樣豐富的乾縣,雷應魁早年曾在乾陵腳下,開發名為武瞾園的遺址旅游。
  在跑下了“300多個章”後,1995年,雷應魁從聚駕莊村和西圍牆村租了近700畝土地,開始了錦繡阿房宮景區的建設,直到2000年,景區正式運營。
  錦繡阿房宮曾一度紅火,到2006年共接待了160餘萬游客,“阿房宮裡曾建了幾座蒙古包,餐飲、洗浴一條龍服務”,朱正軍說。園區內還曾每天舉行20餘場文藝演出,內容有《秦王加冕》、《秦皇選妃》、《歌舞升平》、《宮廷樂舞》、編鐘古樂等。
  但開業後約5年左右,阿房宮景區漸趨凋敝,面臨資金困難。2005年,阿房宮景區開始計劃在美國上市。
  上市前,阿房宮景區發行了5000萬股普通股股票。事實上,早在1998年,阿房宮景區就改製為股份制公司,附近村民告訴記者,其時,景區已開始在民間集資,推銷股票。
  這份背景為阿房宮景區大殿的自製股票至今仍有留存,上面蓋有公司印章和雷應魁個人簽名,背面則是股東登記欄。劉珍(化名)在2005年以3.8元每股購買了約10萬元股票,其稱阿房宮景區曾承諾回購上市後的美國股票,此後遲遲沒有兌現。
  2005年8月,阿房宮景區完成在OTCBB板塊借殼上市的對接交割,但其股價一路從最高時的2美元,下降到了0.018美元。
  劉珍最終通過訴訟拿回了自己的入股金,主審的未央區法院認為阿房宮景區未經證監部門核准而公開發行證券,應退還所募資金。
  劉珍的訴訟引發了一場規模不小的訴訟潮,據參與過訴訟的西安當地律師告訴記者,購買過股票的股民來自全國多個地區,所購數額從幾千元到十幾萬不等。多名股民告訴記者,其追討入股金的民事起訴被法院駁回,理由為法院認為此舉涉嫌經濟犯罪,應由公安機關處理,但僅有少數股民向公安機關報案。
  阿房宮景區的資金緊張此外還可見一斑,在最高檢發佈的原陝西省副省長李堂堂受賄案公報上,阿房宮景區董事長雷應魁成為行賄者之一。2005年到2008年,雷應魁分三次送給李堂堂5萬元,目的是請其幫忙申請銀行貸款。
  到了2012年,“失落”的阿房宮景區迎來了一個利好消息,景區要拆遷了。到了2013年3月,錦繡阿房宮已被夷為平地,當地村民說,雷應魁拿到了2億多的拆遷補償。不過雷應魁本人在電話中並未向記者確認。至於阿房宮景區租賃的集體土地,雷應魁和西圍牆村黨支部書記楊逢柱告訴記者,已收歸國有。
  遺址保護的規劃與心焦
  “頭幾年,有的農民乾脆連房子都不蓋,就在夯土的斷面掏個窯洞住在裡面,或作為飼養家畜的地方”。
  1月10日,記者在阿房宮遺址保護管理辦公室看到的規劃圖上,原來的阿房宮景區被一分為三,中間將被建設為通向前殿遺址的林蔭大道、沉思廣場和游客中心,而兩側將建設周邊村民的安置房,以及一處高檔商業住宅。
  如今,原來景區的蘭池位置已經開始動工,建設聚駕莊村的安置房。建設阿房宮遺址公園,是《阿房宮遺址保護規劃》(下稱《規劃》)的一部分,2002年,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李毓芳來到這裡,帶領北京和西安兩地組成人馬的阿房宮考古隊,進行了目前為止最詳盡的一次考古調查,其目的,即是為制定《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早在1994年的55天考古調查後,西安已制定了一份《秦阿房宮遺址保護規劃》(討論稿)。1995年6月15日,西安市人大通過了陝西省人大批准的《西安市周豐鎬、秦阿房宮、漢長安城和唐大明宮四大遺址保護條例》。
  當李毓芳來到阿房宮遺址時,其狀況“令人心焦”。
  “頭幾年,有的農民乾脆連房子都不蓋,就在夯土的斷面掏個窯洞住在裡面,或作為飼養家畜的地方,現在夯土斷面還留著一個個敞開的洞口。”2004年3月11日,她在《人民政協報》發表文章稱。
  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就立在一個長達100米,深約十幾米的垃圾坑前。李毓芳的文章中還提到,阿房宮遺址區漸漸淪為西安一處特殊的邊緣地帶。流動人口在阿房宮遺址區非常集中。私搭亂建的娛樂城、歌舞廳、美容美髮店、按摩浴足屋等在阿房宮遺址區迅速興起。
  李毓芳等人的考古調查在2004年告一段落,其最重要的發現,在於確認了阿房宮只建成了前殿夯土台和東西北三面圍牆,夯土臺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米、存高12米,以及遺址並沒有火燒的痕跡。歷史的訛誤得以糾正。
  從2005年到2007年,考古隊擴大了調查範圍,並最終發現了另外9處戰國遺址。也是從2002年前,《規劃》也被著手起草。2005年4月出版的《文博》雜誌披露了其時《規劃》的部分內容,其稱整個阿房宮遺址規劃保護範圍為4.4平方公里,其中重點保護範圍為2.3平方公里,一般保護範圍為2.1平方公里,建設控制地帶為11.93平方公里(含重點與一般保護區)。
  此外,遺址保護的最重要問題在於,“遺址區內污染性企業、鄉鎮企業、臨時建築、墓地、垃圾、荒地、廢水污染等問題十分突出”。於是,已進入重點保護範圍的趙家堡村、聚駕莊村,以及大、小古城村面臨拆遷。
  新城開發的時機與爭議
  但巧合的是,這一次,阿房宮遺址保護與灃東新城的城中村改造建設“合流”,某種意義上說,保護與開發走到了一起。
  考古調查在2007年結束,《規劃》最終於2005年初步成形,但阿房宮周圍四個村子的拆遷直到2010年才被提上日程。“《規劃》幾年間反覆修改、幾易其稿。”當地瞭解阿房宮遺址保護的人士告訴記者。
  在2010年,《阿房宮遺址保護規劃》“遭遇”了“新生”的灃東新城。
  灃東新城屬於西咸新區的5大板塊之一,由原屬西安市的灃渭新區加上部分咸陽市轄地組成。灃東新城又劃分為7大板塊,其中,阿房宮遺址處於面積12.5平方公里的“阿房宮人文旅游板塊”的核心。
  阿房宮前殿遺址依舊分處於兩個行政範圍,其東邊屬於三橋街道,西邊屬於王寺街道。2010年開始,三橋街道、王寺街道開始了由東向西和由西向東的拆遷,到了2012年,拆遷範圍逼近了前殿遺址的4個村子。
  巧合的是,2012年5月,歷經10年的《規劃》終於經過了西安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並經陝西省文物局和國家文物局同意後,報陝西省政府審批。
  根據《西安日報》報道,阿房宮遺址保護區範圍內將禁止建設任何新建築物、構築物,禁止進行生產、生活建設行為。這與以往對遺址的保護規定並無本質區別,比如1995年制定的《西安市周豐鎬、秦阿房宮、漢長安城和唐大明宮遺址保護管理條例》即規定,在遺址重點保護區內,不得進行與遺址保護無關的建設工程,禁止挖沙、取土、挖建池塘或者從事其他有損於遺址保護的活動。
  但巧合的是,這一次,阿房宮遺址保護與灃東新城的城中村改造建設“合流”,某種意義上說,保護與開發走到了一起。
  兩個月後,灃東新城成立阿房宮遺址保護管理辦公室(下稱辦公室),其官方網站介紹,辦公室的管理區域面積恰好就是12.5平方公里,而整個“阿房宮人文旅游板塊”的面積恰好也是12.5平方公里。
  而這個名為“保護”的辦公室的主要職能,全部與“發展”有關:承擔園區發展戰略制訂;負責園區整體開發和招商引資;負責產業投資和管理等工作。
  西部網報道顯示,2013年6月,北京首創集團與灃東集團(系陝西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管委會下屬國有公司),簽訂共同投資框架協議,合作建設“首創阿房宮人文旅游產業基地”,雙方計劃共同組成20億元的產業基地引導基金,計劃用5年時間吸引社會投資380億元,進行建設。
  也正是這380億元資金,引發爭議。
  1月6日,北京首都創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劉曉光在微博表示,“關於重建阿房宮項目,我們只有20億的信用融資,而且位置也不是在阿房宮旁邊,而是在離阿房宮挺遠的開發區內合作人文旅游產業基地。”
  按照劉曉光的解釋,380億主要是地方政府對土地拆遷、基礎設施建設等系列投資的總額,而且並非當年投資。
  “目前針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論證是否需要建設,以及建設所面臨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等方面,對於在實際工作中如何系統地規劃、建設、管理、運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理論研究尚屬空白。”一名園林設計專業學者告訴記者。
(原標題:是非阿房宮:二十年城鎮化疊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nxqiox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